管理学院教师参加四川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科建设研讨会暨会计学(ACCA)专业办学二十周年庆学术会议

作者:发布者:党政办发布时间:2024-10-29浏览次数:11

1026日,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石东伟博士、Mpacc中心吕家兵博士参加了四川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科建设研讨会暨会计学(ACCA)专业办学二十周年庆的学术会议。此次学术会议一共涉及会计学人才培养——从会计利润有用性下降说起、技术的会计化与会计的技术化、数智时代会计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创新、新质生产力与智能ACCA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数智时代的财会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数智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政产学研合作等六个议题的内容。

   在当前经济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会计学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会计利润作为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传统指标,其有用性正遭受质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速度和精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会计方法和理论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特别是在会计利润的计算上,其有用性在某些情况下开始下降,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会计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技术的会计化”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错误、提升决策支持能力的过程;而“会计的技术化”则更进一步,强调会计本身通过吸收和整合现代科技,实现自我革新和升级。这种双向互动不仅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执行方式,也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需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

    面对数智时代的新需求,会计教育体系必须进行深刻变革,培养出既能掌握传统会计知识又能灵活运用数字工具的人才。这意味着课程设置需要涵盖更多的技术内容,如编程基础、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原理等,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利用技术解决复杂的财务问题。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职业环境的变化。
    “新质生产力”是指由高新技术驱动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它要求会计人才不仅要懂账务管理,还要能洞察市场趋势、预测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智能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构建,则旨在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和发展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持续的职业成长路径,确保他们在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为了应对数智时代带来的挑战,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育师资队伍,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实习项目、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使其毕业时即拥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在数智时代下,会计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培养方案亦需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才能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推动会计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数智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整合并利用数字技术,以创新驱动增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这一过程中,政府、产业界、学术研究机构以及教育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变得尤为重要,形成了“政产学研”四方联动的新格局,共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数智时代的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产学研四维一体的密切协作。各方需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构建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在于打破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实现共赢局面。

   通过此次学术会议,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当前会计学科建设的内涵、目标、意义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