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体悟民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增长才干。四川轻化工大学管理学院“共筑青春梦,青春勇担当”团队于2024年8月1日至8月4日深入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龙华镇鱼孔村开展村集体经济调研实践活动,发掘村集体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
鱼孔村位于屏山县龙华镇北部,紧邻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村人口926人,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石竹笋、茶叶,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团队成员通过访谈、调查问卷以及采风观光等方式对鱼孔村集体经济开展系列调查。在鱼孔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支书文载鑫的谈话中,队员们了解到,虽然鱼孔村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存在采集低效、销售渠道单一、运输成本过高、赶不上市场环境变化、未形成产业品牌等难题。文书记还表示:“我们要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要利用好‘青山’,才会有‘银山’、‘金山’。发展好集体经济对鱼孔村每一个村民来说十分重要,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团队成员跋山涉水,山间人影点点,领略不同于城市街道的自然风光,远离市井的喧嚣,感受乡间的质朴与内心的平静。实践团队来到了鱼孔村生态茶园,在层层迭迭的茶园中学习与茶叶相关的课外知识,游览当地的茶园风貌,随后参观了当地茶厂,深入了解当地茶叶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方位、立体化产业模式。在生产劳动中感受到了人民的现实生活与经济发展的艰苦历程。
在了解到鱼孔村当地石竹笋的特点后,实践队在文支书的带领下走进鱼孔村高山竹林。抵达后,成员们都被眼前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竹林所震撼。团队成员穿梭于竹林间,仔细观察石竹笋的生长状况,了解竹林的管理模式和种植技术。大家深刻认识到当地石竹笋产业在资源优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发现了在加工技术、市场对接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