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传承晏阳初思想,推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建设和发展,7月24日下午,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综合实验楼307会议室召开“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课程规划”专题研讨会。
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杜学元,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等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四川轻化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英杰等学会领导和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等2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烨教授主持。
杜学元向前来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他对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课程规划、可行性、实施以及推行作了说明,强调应以课程规划为抓手,盘活会员单位资源,为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课程规划建设做出努力。
黄英杰首先梳理了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历史脉络,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规划,指出本次研讨会应该围绕课程规划的可行性、落地方式、完善机制、以及如何制度化管理等方面开展讨论,并强调课程规划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同时,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应当继承和发扬晏阳初的伟大教育精神,将高等教育与企业、政府、社会和国际紧密联系起来,像晏阳初一样做好教育、做好社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研讨环节,高等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们围绕课程规划主题,分别从对象意识、资源意识、应用意识、队伍意识,课程开展的必要性、目的与宗旨,课程的类型、实践与创新,课程的落地、平台和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如何与实际相结合服务于乡村建设以及学生需求、微专业建设等几个方面发表了合理化建议,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汪明义发表总结讲话,指出研究和学习晏阳初的价值不在于回顾历史,更在于其对于新时代的价值与意蕴。我们要努力学习晏阳初的人类情怀、全球视野、世界胸襟,做新时代的乡村建设理论家和实践家,通过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人才培养、课程规划,为高等教育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寻着力点,进而为推动全球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研讨会达成共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课程规划应紧密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乡村教育的地方特色与优势,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晏阳初中国乡村教育的质量和价值。研讨会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教专委会的工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